红色传承,铸魂育人!7月29日,少年志•党建联盟单位走进红色李巷暨主题党建活动启动仪式在南京市溧水区红色李巷举行。本次活动由扬子晚报、溧水区教育局主办,江苏新华云教育中心、新华美溧传媒承办,少年志融媒平台为活动平台。活动现场,红色李巷•少年志党建联盟基地正式揭牌,4位中小学书记获聘基地智库专家。
(资料图片)
少年志·党建联盟书记说
赓续红色血脉,坚定文化自信
今年4月,在江苏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的指导下,江苏省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研究会、扬子晚报少年志融媒共同发起“少年志党建联盟”,联盟学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做好“党建铸魂+实践育人”大文章。7月29日,少年志•党建联盟单位走进红色李巷,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党总支书记管晓蓉作为联盟单位代表分享了该校党建工作的特色做法和显著成效。
管晓蓉介绍,作为全国唯一以周恩来总理姓名命名的红军小学,学校创新红色文化育人路径,通过“永远的信仰”“永远的怀念”“永远的长征”“永远的赞歌”四大板块,上好红军娃学党史的“历史课”“情景课”“思政课”“实践课”。管晓蓉表示:“我们应以时代发展的动态视角向红色文化育人的纵深漫溯,最大化发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功能,坚定文化自信,努力为推动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少年志·党建联盟基地揭牌
携手红色李巷打造“红色引擎”
党建联盟聚合力,基地共建促发展。当天,红色李巷·少年志党建联盟基地正式揭牌,基地党建智库同步成立。南京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朱苓,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党总支书记杨树亚,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党总支书记万代红,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党支部书记管晓蓉获聘基地智库专家。
据悉,红色李巷位于南京市溧水区,是新四军贯彻中央指示东进苏南抗日最先到达并建立模范根据地的中心区,有着“苏南小延安”之称。作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李巷正在探索“红色+教育+乡村”的红色教育新模式。此次获颁少年志党建联盟基地,红色李巷将继续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发挥党建基地教育、引导、服务的功能,以高质量党建拓展品牌服务内涵。
少年志·党建讲堂开讲
高校专家解读革命历史传承
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做好当前学校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活动当天,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主任、教授管新华现场开讲党建微课。“党建是个专业活。”管新华表示,中小学党建工作要把握红色革命史料的多维作用。“我们要从红色革命史料中领悟坚定开展中小学党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挖掘阐释开展中小学党建的学理性和学科性,由日常工作和实践探究提升为学术研究和理性行为。”管新华认为,中小学党建工作还需要讲求创新性,要抓住红色革命史料,开拓党建创新工作。从用党的知识教育孩子,到孩子主动用党的知识涵养自身。
“东进北上·馆长说”发布
“红色传承 铸魂育人” 党建活动启动
2023年是新四军东进北上抗日85周年。江苏省文旅厅、江苏省文物局于今年5月7日正式启动江苏“新四军东进北上”革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程,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作为战略合作方之一,积极搭建融媒体宣传矩阵。当天,“新四军‘东进北上•馆长说’系列主题报道”重磅发布。该系列报道将采访游径沿线12家红色场馆的馆长们,讲述场馆历史,分享新时代红色传承故事,展望对游径建设工程的希冀,共同传承弘扬“新四军”光荣革命传统,激励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感怀先辈们英勇无畏的奋斗历程,从中汲取不断向上的精神动力。
现场还同步启动了“红色传承 铸魂育人”主题党建活动,据悉,接下来红色李巷将携手少年志党建联盟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邀请联盟学校师生走进江苏红色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联学共建,另一方面积极将红色传承思政课送进校园,通过将军党课,互动微党课等丰富的课程讲好党史国史。此外,围绕新四军东进北上历史史实,未来,红色李巷还将与少年志联盟学校共同推出特色课程、主题演出、社会实践等,并结合学第一课,党的生日、建军节等重要节点共同组织红色文化传承活动,赓续红色血脉,培养时代新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雪瑞
摄影 罗皞
视频 高一鑫 李想
校对 陶善工